◎台北地院新店家暴服務處/社工專員 陳佳欣
 
  有次在報紙無意中看到一個斗大的標題,它問讀者「你的情緒活在哪個世代?」我的目光不禁停留在此,不僅深受標題震攝,同時也激起了滿腔的好奇,心裡盤問:「為什麼作者會這麼問呢?情緒還有區分世代嗎?」。
  
  作者寫到:「情緒可以區分成三個世代-即過去、現在、未來」,透過作者的提點,我對這三個情緒世代賦予新的延伸。
 
  生活經驗中,我們常常可以發現有一些人情緒活在過去,總是緬懷過去好的與不好的事物;有一些人情緒則活在現在,他知道過去不可追,未來難以遇見,所以活在當下;有一些人情緒活在未來,總是未雨綢繆,過度擔心。活在過去的人將自己的情緒「交給」過去的年代,活在未來的人則將情緒「交給」了未來的年代,但活在現在的人,「選擇」將自己的情緒「放在」當下,或許隨著年齡漸長,受到外在侷限也就愈多,擔心考試、擔心就業、擔心升遷、擔心經濟...,似乎我們很難像孩子一樣,總是專注於當下的遊戲,我們的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呈現高低起伏,同時也容易受到社會價值觀左右而汲汲營營,追逐社會認同的普世價值標準,但我們卻從未停下來想一想,為何我們要依此價值規範而活,我們將自己的情緒交了出去,也就忽略照顧自己的情緒,我們將自己的幸福付託在別人身上,也就忽略了「幸福來自於尋找,而非來自於守候」。
 
  從事社會工作,與受暴婦女接觸,我常常鼓勵婦女抱持正向觀點看待事件,並且保持樂觀的預期,這很重要,尤其相關訴訟一打下來往往是路迢迢,然而我們的思考,往往決定我們的行動力,倘若我們缺乏看待事件的樂觀態度,那麼我們的情緒勢必常處於烏雲罩頂,進而成為阻礙我們行動的絆腳石。
 
  常言道:我們可以「選擇」愁雲慘霧、坐困愁城過一天,我們也可以「選擇」積極樂觀過一天,端看一心。但是面對困境,我們往往很難不憂慮,我認為我們可以允許自己憂慮,但必須常常訓練自己,並為自己設立憂慮的時程,就像賭徒必須設立認賠的停損點是同樣的道理。
 
  我很喜歡這句話「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既然我們無法排除人生的困境,但至少勿不斷堆砌負面思考為難自己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現代婦女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