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國94年進駐花蓮地院家暴服務處起,我們深切感受到「偏鄉」與「都會」地區的服務落差;若將「快、狠、準」的都會型服務模式直接套用在花蓮地區,將會讓社工與個案的距離漸行漸遠…

  有別於都會地區個案的能力,偏鄉地區的被害人在表達與接收訊息的能力相對弱勢外,更多了「不敢問」、甚至「不敢講」的缺憾。花蓮地區擁有多元族群,如新移民姐妹、原住民朋友等,因此若缺乏文化敏感度,我們便無法拉近與個案間的距離及提供更貼近的服務。

  某次參與在地原住民婦女服務中心家暴防治宣導活動,當天主題為家暴「社工」與服務「個案」的情境扮演。其中有位原住民說出了當漢人社工在為他服務時,他心中OS:「我真的聽不懂你在說甚麼?我想說,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你不懂我的!」,這一幕,震撼了許多人,也讓我開始翻閱原住民族群的相關研究,但真的寥寥可數。

  在我們的服務經驗中,發現和原民朋友工作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譬如說,他們在求助時總是微笑表示「我懂」,但我知道其實是「不懂、不知道」,他們微笑背後的涵意更需要我們細細聆聽、慢慢說明。所以,我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可對任何族群貼上任何標籤,必須多花些時間與經歷瞭解案主真正的需求後,再以貼近他們習慣的語言說明,才能有效協助案主。

  雖然這樣的工作方法對人力拮据的我們來說是辛苦的,可能讓我們花費的時間倍增,但我們知道唯有針對區域特性調整工作方法,才可以為個案解決心中最根本的問題與煩憂。

(文/花蓮地院家暴服務處督導 黃守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現代婦女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