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個案服務組社工 邱筱媛 / 副執行長 林美薰整理

  我每天都必須看到那個人,明明就分手了,卻一直跟蹤我,不管我去哪裡都會看到他,他像隻鬼魅如影隨行的跟著我,但我卻沒有辦法阻止他跟著我的行為。幾個月以來,我換了四、五份工作,連家人都不諒解我,我沒了家人也失去工作,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害怕他會報復我,我到底甚麼時候才可以擺脫這夢靨?

誰能真的看見心中看不見的恐懼與憂愁?

  嘉晴含著無助的眼淚訴說著內心的煎熬。原本以為兩人已經分手後各奔前程,結束過去傷痕累累的戀情,誰知道結束感情竟然是另一個惡夢的開始。王剛經常出其不意出現在她的身邊示好,或者不斷傳親密的簡訊,或者遠端監視著她。對嘉晴來說,就好像活在「楚門的世界」,失去自由與隱私。這樣緊迫盯人的壓力,施展出極端的脅迫力量,她開始擔心王剛衝動的報復,擔心對家人下手,焦慮傷害到公司或同事等,以至於經常失眠、頭痛、緊張甚至自我孤立。

爸媽說:「怎麼認識這種男人,帶來這麼多麻煩!?」
警察說:「他(王剛)也沒威脅恐嚇你阿,不然妳要不要申請保護令看看?」
王剛的媽媽說:「你們不要分手就沒事了!」

嘉晴的無助裡反映著許多協助者的無奈。

跟蹤是暴力嗎?

  顯而易見的暴力不容置疑,一般人都會意識到是犯法的行為,然而在精神上造成讓人畏怖的行為,就容易被忽略,甚至可能是法律所難管制或佐證的。跟蹤便是一種強大的心靈勒索,是一種使用恐嚇和暴力來增加婦女心理上恐懼的犯罪。它結合了許多種類的行為與表現樣貌(例如尾隨、徘徊、電話和簡訊騷擾、威脅恫嚇、網路跟蹤或監視婦女平常生活)。跟蹤是以愛為名,行控制之實的暴力手段。有研究指出,與伴侶分離的婦女比和丈夫住在一起者,有高達四倍的風險會遭受到親密伴侶的強暴、身體攻擊和跟蹤(Tjaden & Thoennes, 2000)。在200個被謀殺或幾近死亡的受暴婦女當中,有75%的受暴婦女曾被跟蹤者謀殺,以及高達85%的受暴婦女曾被跟蹤者企圖謀殺,而這些受暴婦女在過去的一年內,皆遭受到跟蹤者致命與半致命的攻擊(McFarlance et al., 1999)。跟蹤常是恐怖犯罪的序曲,對受暴婦女更是一大威脅。

我們一起反‧跟‧蹤

  跟蹤是暴力,跟蹤是無形的勒索,跟蹤是恐怖主義。尤其是伴侶跟蹤,造成被害人身體與心理的壓力與創傷,也可能迫使被害人失業或與社會隔絕,甚至死亡。我們不能漠視受暴婦女心底的恐懼,我們也不能縱容跟蹤者以愛為名的恐怖主義。社會大眾與網絡工作者對跟蹤樣貌與行為經驗不解不足,致使社政、警政和司法在處理跟蹤案件時,無法有效的協助受暴婦女。我們對受暴婦女被跟蹤歷程需要有連貫性的整體了解與討論。因此我們要呼籲社會大眾與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工作者共同重視跟蹤問題。更期待網絡工作人員能提高對跟蹤議題的敏感度,強化跟蹤的危險評估與安全計畫,同時透過政策或法律的推動來協助遭受跟蹤的受暴婦女們,幫助她們擺脫陰霾與威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現代婦女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